部落格

  • 威士忌品飲入門 – 點飲呀?

    「又搖又聞咁,陣間又話蘋果又話橡木,扮晒野咁,飲你就飲啦。」 又岩 ! 最終都係要落肚既,品嚐威士忌確係無規則既,有人鍾意「乾」,然後就牛飲, 有人就鍾意「扮晒蟹」,又聞下又嗒下咁。開心舒服就好,無論係邊一派都互相尊重既。

    上篇提過,學「品飲」都係學「共同語言」姐,方便大家溝通交流,Joy shared is doubled。語文係有文法既,品飲都有步驟,又睇下丫。 事前準備 一個安靜既環境。 (當然呢個係個人習慣,只要可以專心就好,唔通你已經去到忘我境界,係現場睇世界杯都可以心如止水又要話我知咩。) 香氣係威士忌品鑑中係極重要因素,所以一個沒有強烈氣味的環境係十分重要既。

    留意返,自己身上既香水、洗手既洗手液、消毒搓手液甚至清潔枱面既清潔劑殘留既氣味。 唔係既話你聞香既時候就可能無啦啦多左D士多啤梨蘋果橙味出黎架啦。

    水。啜飲之間用黎清潔口腔。 白麵包、蘇打餅。可以清味蕾。 以上都係精益求精姐,講到品飲啦喎,打甂爐咁,無個爐點打呀? 無杯,點飲呀? 杯既類型對香氣同口感絕對有影響。杯身太寛,威士忌氧化速度過快,入口的香氣容易只剩一瞬間。杯口或杯頸過寛,香氣散得太快。杯壁過厚,口感唔舒適,且無法以掌溫熱威士忌。太薄,則很容易破裂。 呢個時候,介紹返,由新手到大師都用緊既格蘭凱恩杯(Glencairn)。

    ree

    呢隻杯,底座堅實,容易握取。寬型杯腹能釋放威士忌的香氣,如鬱金香般收緊的杯口則能讓香氣集中,同時又有保有合適的寛度方便啜飲。掂! 準備功夫就完勒,黎啦喎。 先倒入約15ml的分量到杯中。將酒杯舉至靠近鼻子,慢慢接近,直至聞到威士忌的香氣。 (唔好一下擺太近,又唔好將個鼻插入杯中,強烈既酒精感可能會讓你很難受。)

    宜家閉起眼晴,輕輕聞下,諗到咩? 梨?提子乾?西莓?咖啡?奶油?雲呢拿?蛋糕? 定係諗到醫院、BBQ? 無錯勒,呢D就係傳說中既「泥煤」風味啦。 放下杯子,稍稍停頓,再來一次。 有無多左D咩?朱古?木? 細緻既麥香,聯想到麥田園? 嗯,叻 ! 如果無聯想出太多,甚至是一個都想象唔到,唔駛心急,唔駛氣餒, 循著上篇講既八大氣味分類,慢慢尋找,一次生兩次熟,練習下就搵到架啦。 同朋友一齊飲果陣,係咪好奇怪點解朋友講左咁多,自己又唔覺有。其實又唔駛太訝異。

    因為嗅聞時,大腦會拆解香氣分子並於腦中的數據庫跟我們曾經接觸過的香氣作對比,假如有些氣味你不曾接觸過,你當然唔知佢係點架啦。而每個人的靈敏度,對不同東西的敏感度都不一樣,所以,同一款酒,唔同既人會講出唔同既香氣係不足為奇既。 好勒,聞香過後梗係要嗒返啖。威士忌的酒精度不低於40%,初接觸係會感覺比較辛口既。 輕輕的啜飲一口,閉上嘴唇,稍待一秒,讓酒液慢慢流過舌面。

    感受到咩?比水重的東西,有點油膩,很辣,很啃,有點灼熱感吧。呢個就係口感。 跟聞香時香氣有無咩變化呢?定都係一樣?係麵包、曲奇、糖果、樹林?呢啲就係口香。 吞下喉嚨後,有啲灼熱感,口入面仲有無咩香氣呢?也許是甘草?雲呢拿?嗯,唔好心急飲第二啖,好好感受,呢啲就係餘韻。 好啦,威士忌品飲之旅已經遊歷左一次,每次品飲都係一個旅程。

    下次我地再講下威士忌有咩飲法或者品飲小技巧丫,cheers !

  • 品飲威士忌 – 到底「品飲」係咩回事?

    飲就係人都識,講到品,就有少少要求啦。 所謂品飲,其實都係有系地「感受」,大家同同一套語言去表述、交流。 茶如是、啡如是、酒亦如是。 品飲離唔開觀察、聞香、品嚐,感受餘韻。 只係每種飲品既「語言」唔一樣,只要有了共同語言就能隨心所欲的跟酒友把酒言。

    品飲4步曲 :

    觀察 (Observe): 主要係睇顏色。顏色唔影響味道,但會透露一d hints,按不同的木桶或陳年時間,木桶會賦與威士忌不同的酒色,單純的以時間來說,未經陳年培養的新酒會是白色,而十五年以上的會呈現虎珀色。放進美國波本桶陳年的威士忌會呈金黃色,而放進西班牙雪莉桶陳年的威士忌顏色呈深琥珀色。 有D國家係容許用焦糖著色,所以睇顏色,只係一個參考,並唔絕對。 當然,除左話透露出一d 酒既資訊之外,都可以單純直觀地睇下酒色靚唔靚既, 有時燈光下睇住金黃色既液體,閃令令咁,確係好吸引既。

    聞香(Nose): 輕輕聞一下,大腦會拆解香氣分子並於腦中的數據庫跟我們曾經接觸過的香氣作對比,再敘述出聯想到的香氣。我地可以從以下十種風味作出聯想 : 果類、花香、穀物、硫味、香草、堅果、霉味、木質、辛香、煙燻。 口感

    (Taste): 甜酸苦咸鮮呢D味覺形容就基本啦,同時可以試下感受重量,係好似濃湯那般厚重還是如水般輕薄。仲有就係觸感方面,係光滑、圓潤、辛辣或是有油蠟感等。當然唔少得口香,就是酒液在口中時,你感受到既香氣。

    尾韻/餘韻(Finish/After Taste): 口中香氣的延續及後續變化,強弱度和停留時間既長短。

    總結(Common): 綜合上述既要點,總結出一個整體感受的結論。 舉Glenfarclas 25作例子

    ree

    Glenfarclas 25 年的香氣複雜而誘人,有柑橘果醬、蜂蜜、即磨咖啡及堅果香。入口比香氣更飽滿,雪莉酒香及木桶氣息互相平衡,恰到好處,濃郁悠長的收結帶有麥芽及黑朱古力味。 呢D就係我地品飲威士忌既要素,酒友間既「共同語言」。

    好,呢篇俾新手酒友一個概念,品飲個標準係咩,下一篇我地再講品飲既步驟。 開始可能會有D難,但係一次生兩次熟,三次好舒服。 稍加練習,再遇到飲威場口就唔會口啞啞,爭係識答好飲唔好飲啦,cheers!

  • 威士忌的種類

    新手入門的時候總會遇上一個問題,一堆single Malt / Blended malt / Single grain ….. 到底是怎麼分辨的呢? 這其實是關於威士忌的源料,我們都知道威士忌的源料是穀物,但穀物也是有很多種的,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大麥,除此以外,常見的還有小麥、祼麥和玉米等。 以下將遂一說明 :

    ree

    「麥芽威士忌」(Malt Whisky) : 全部用麥芽為源料的威士忌。

    「穀物威士忌」(Grain Whisky) : 由最少一種除麥芽以外的其他穀物例如小麥、祼麥、玉米等發酵精餾而成的威士忌。

    「單一純麥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 : 用麥芽發酵,在單獨一間蒸餾廠蒸餾成的威士忌。(Single所指是酒廠,可以是不同批次、不同桶的威士忌調和而成。)

    「單一穀物威士忌」(Single Grain Whisky) :在單獨一間蒸餾廠蒸餾,其中須至少有部分使用穀粒,例如小麥或玉米。

    「調和麥芽威士忌」(Blended Malt Whisky): 以兩種以上單一麥芽威士忌(不同蒸餾廠)進行調和的威士忌。

    「調和穀物威士忌」(Blended Grain Whisky)以兩種以上單一穀物威士忌(不同蒸餾廠)進行調和的威士忌。

    「調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 : 以一種以上的單一麥芽威士忌與一種以上的單一穀物威士忌進行調和的威士忌。

    「單桶原酒」(Single Cask) : 就真的指從單一酒桶出來裝瓶的威士忌。

    「原桶強度」(Cask Strength) :不加水稀釋,直接裝瓶,可以單桶,也可以不同桶,只要沒有經過加水稀釋就是。

    好了,分類就先說到這,

    Cheers ~

  • 什麼是威士忌 ?

    酒 ,即係「乙醇(酒精)含量高於0.5%的飲料」。 按產製方式,約可分成三大類 : 釀製酒、蒸餾酒與合成酒,而威士忌就係蒸餾酒既其中一種。

    ree

    釀製酒

    酒精濃度少於20%,以糖質或澱粉質為原料,利用微生物進行酒精發酵。

    其中又分為單式同複式發酵。 單式發酵 : 原物料的主成分為糖類如水果,可直接由微生物發酵轉換成酒精。 例如葡萄酒及各式水果酒等。

    複式發酵:原料為含有高量澱粉的穀類,微生物無法直接利用發酵轉換成酒精,需先糖化 – 藉酵素幫忙,把大分子的澱粉,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或果糖,同時間利用分解後的糖進行酒化作用換成酒精,糖化與酒化作用並行既,稱為複式發酵。 如清酒、花雕、小米酒等。

    蒸餾酒

    係將釀造酒透過蒸餾的技術而得,可將釀製酒的酒精濃度提高至20%以上。

    較為人知的酒類如米酒、高梁、伏特加(Vodka)、龍舌蘭Tequila)、琴酒(Gin)、白蘭地(Brandy)與威士忌(Whisky)等,酒精濃度多在20-68%。

    合成酒

    又稱調和酒、再製酒或浸泡酒。主要是用高濃度酒精的酒(米酒、高粱或伏特加等),透過長時間浸泡,萃取原料的顏色、成分及香氣而成。如最簡易最為人熟知的浸泡梅子酒即屬此類。

    酒類講完,係時候入返正題,講返屬於蒸餾酒既威士忌。

    雖然各國規則略有不同,但大抵是「以水及發芽大麥或其他全穀物為原料,並且在蒸餾廠內製作成穀物糊,再以天然酵素糖化穀物糊,而後添加酵母菌進行發酵,得出酒精後再蒸餾出更高濃度的酒精,再經過桶陳增加風味及/或加水稀釋的烈性(40%以上)酒精飲品。

    威士忌既香氣來自兩方面,一係黎自蒸餾酒液,一係黎自木桶。 係蒸餾酒液方面既香氣,例如有穀物類的麥芽,玉米,花果香類,堅果類、辛香類、煙燻,甚或是糖果、蜂蜜等。而木桶方面則有木香、香草、椰子、皮革、焦糖、煙燻等。

    一個類別可能有十多種香氣。這些香氣,因穀物、發酵方式和蒸餾方法的不同而生出不同變化。不同種類的木桶,或烘烤程,或容量大細,又或陳年時間的長短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風味組合,可以甜美可以辛辣。清新舒適又有,泥煤煙燻嗆喉既又有,真係有辣有唔辣,任君選擇。 所以我地學品酒,都係學識酒有唔同既風味,欣賞、感受當中既韻味, 下篇我地再睇下點品飲

    Cheers~

  • 【威士忌教學】威士忌起源和原材料 – 威士忌蒸餾器3

    不知不覺已經去到第3集,今次就係要介紹冷凝器 – 蟲式冷凝器 V.S. 圓柱體冷凝器

    大家先黎睇睇兩者既圖片,有請:

    (from www.whisky.com)
    (from www.whisky.com)
    (from www.themaltdesk.blogspot.com & http://www.thefactoryaudio.com)
    (from www.themaltdesk.blogspot.com & http://www.thefactoryaudio.com)

    CA小編為大家總結左一下兩者既分別:

    ree

    蟲式冷凝器係依家只有少量酒廠繼續使用,而大部份都由DIAGEO所擁有,目的就係夠傳統,希望保留更多以前既風格。可惜因為效率既關係,依家大部分既酒廠都使用左SHELL-AND-TUBE以配合經濟效益。

    P.S. 使用蟲式冷凝器既16間酒廠: Ballindalloch, Balmenach, Benrinnes, Glenkinchie, Cragganmore, Craigellachie, Dalwhinnie, Edradour, Glen Elgin, Mortlach, Oban, Old Pulteney, Royal Lochnagar, Speyburn, Springbank and Talisker.

  • 【威士忌教學】威士忌起源和原材料 – 威士忌蒸餾器2

    上一回合我地講到POT既形狀分別,我地今次就講唔同既SWAN NECK同LYNE ARM會帶黎咩風味既影響。

    大家先回顧一下:

    ree

    SWAN NECK: 7

    LYNE ARM: 9

    依兩個部分就係連接住POT STILL既位置,蒸餾過程好大因素係由依兩個部位影響。

    咁SWAN NECK同LYNE ARM不同大細同角度對酒體既影響?

    CA小編整合左唔同書本既解說:

    ree
    ree

    所以威士忌既學問真係博大精深,而且影響因素極其之多,而且每一個都有微妙既影響,堆疊起上黎就會陳年出一種特別與眾不同既威士忌。

  • 【威士忌教學】蘇格蘭威士忌起源與原材料 – 大麥篇

    大麥(BARLEY)發芽之後才產生既麥芽(MALT)再經過一連串既步驟同陳釀就會變成威士忌。

    大麥係邊度黎? 分邊幾種? 咩為止好麥壞麥? 係咪所有大麥都整到威士忌?

    1. 大麥產區

    由於大麥對整個威士忌製造過程有非常之大既影響, 所以蒸餾廠對大麥既要求都非常之高, 有唔少既蒸 餾廠非常自豪地只會用上蘇格蘭本土既大麥 (e.g. KICHOMAN 齊侯門)。除左蘇格蘭之外,蒸餾廠都 會進口其他國家,好似加拿大同歐洲等國既大麥。

    2. 好麥? 壞麥?

    其實麥子就無分好壞,不過可以轉化得多酒精既麥子,係製造威士忌既角度就係好麥。由於依一個原 因,酒廠選用咩既大麥品種大多都係因為佢既澱粉同糖分比例夠唔夠高,而唔係在於佢會唔會帶黎更 獨特既味度。

    蘇格蘭大麥一年大概有兩作,分別係 4 月生長既春麥,仲有九月開始既冬麥。

    春麥(二稜大麥): 高澱粉、高糖粉 (適合釀造威士忌)

    冬麥(六稜大麥): 低澱粉、低糖粉 (適合做動物飼料)

    另外,蘇格蘭法例規定,所有糖粉同澱粉質只可以由原始大麥內既成分所生產,並唔可以加額外既物 質。因為依個理由,蘇格蘭人每年都會持續研發更好既大麥,依家一般既百分比已經可以去到 60% 到 65%澱粉含量。時至今日大概有 5,500 個大麥品種,但只有一少部分,約 10 個品種被批准可以用 係蒸餾過程當中,所有大麥都被劃分左 1-9 級,只有頭 3 級先可以用黎製造麥芬!

    3. 釀造威士忌要用幾多大麥?

    大約 1 噸既大麥先出到 400L 既威士忌!

    ree
  • 【威士忌教學】威士忌的釀造


    市面上既酒有成千上萬款, 分類既方法有好多, 其中最基本既就係釀造方法,今日就同大家介紹下威士忌同其他釀造酒(發酵酒)、蒸餾酒和配制酒當中的釀製過程同標準。

    1. 威士忌及其他蒸餾酒

    世界六大蒸餾酒系列: 中國白酒、VODKA 伏特加、WHISKY 威士忌、BRANDY 白蘭地、 GIN 琴、RUM 朗姆。

    製造蒸餾酒既過程大概分為 4 個步驟: (1) 壓碎、(2) 發酵、(3) 蒸餾及 (4) 陳年。利用酒精(78.5 °C)同水(100 °C)沸 點間既差異, 經過反覆蒸餾, 酒精裡頭既雜質同水分就會減少, 形成純度同濃度高既酒精溶液。一般蒸餾酒酒精濃度為 30%至 60%, 有些會比 60%更高。

    由於酒精含量高, 所以可以在常溫下長期保存。一般情況下,可以存放 5 到 10 年。就算係開左使用后,都可以存放一至兩年以上既時間。

    2. 釀造酒(發酵酒)

    WINE 葡萄酒、BEER 啤酒、SAKE 清酒同紹興酒都係常見既釀造酒, 一般用穀物、水果之類既原材 料發酵後直接提取既低度酒, 酒精含量約 20%以下。

    原材料的糖分經糖化後, 加入酵母進行發酵, 就會變成酒精同二氧化炭。當所有糖分被轉換成酒精或者酒精濃度達到 14.5% 就需要停止發酵, 因為當超過 16%,酵母就會亡。

    亦都因為依個原因,釀造酒一般既酒精含量都係 16%以下。

    3. 配制酒

    而配製酒就係以釀造酒、蒸餾酒作為基酒(BASE), 加入不同天然或者人造既材料, 如另類飲品、水果什至食物, 經過特定既處理後形成另一款酒款。基本上配製酒仲會分開胃酒 (VERMOUTH、 BITTER)、甜食酒 (PORT 波特酒&SHERRY 雪莉酒) 和 利口酒/餐後酒。

  • 【人物專訪】 Mizunara: The Shop 創辦人 Chandrakant Mohanty

    金融高管如何會走上經營威士忌之路呢?

    是因為興趣培養出事業嗎?是,也不是。 Mr.Chandrakant Mohanty本來是個滴酒不沾之人。

    第一杯威士忌 「應該是1999-2000左右吧,當時我在日本旅遊,在朋友家中作客,一起晚餐,自然就喝起葡萄酒來。」

    ree

    「吃過晚飯後,朋友跟我說: 『我留下了好東西給你,你真的要嚐一嚐。』

    『是什麼?』我問 。

    他說 : 『這是威士忌。』

    我回他說 : 『我不喝威士忌的。』

    他說 :『嗯,我也不喝。試試吧。』

    他拿出來的,就是山崎12年。

    那時是在東京,瓶裏只剩下非常非常少的酒。

    他給我杯子,倒酒給我。在我們剛喝了不同種類的葡萄酒後, 我覺得它給我的衝擊是他的複雜度。

    下一刻,

    朋友跟他妻子和我

    已經到了不同酒吧,因為家中的威士忌已經一滴不剩。

    這就是我的第一口威士忌。」

    這就是一「喝」鍾情吧。這種感覺小弟也是感同身受。
    我是一個葡萄酒人,當初我也說過「我不喝威士忌的」,
    結果被酒友用一款Kavalan Wine Oak「誘騙」,
    從此又打開了酒界另一道大門。
    如果你不喜歡威士忌,只是因為你喝得還不夠。

    最喜愛的威士忌

    「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我想我嚐過很多我喜歡的威士忌,

    但說到『最喜歡的一款』。我想只能說最喜歡的種類或酒桶。

    普遍來說,我比較喜歡年輕點的威士忌。喜歡『波本桶』。

    雖然有時候我會發現,一款非常好的『雪梨桶』。 」

    最喜愛的酒廠 「如果你問我喜歡那家酒廠。

    有很多我都喜歡,拉弗格10是我『想要喝』的威士忌。

    這是一款很強烈的威士忌,但又可以在任何時候輕鬆喝。

    同樣地,Kilchoman 威士忌也是我最喜歡的威士忌之一。我也很愛「雲頂」。

    在日本威士忌方面,『秩父』同樣是我最喜歡的威士忌之一。

    要選『一家』最喜歡的真的很難。

    我想『最喜歡』其實是一個「看情況」的問題,要看那種風格,什麼心情,也得看跟誰喝。 配搭

    「很多人也會問威士忌配搭,我覺得最佳配搭是 – 朋友。

    而且要看是什麼樣的朋友,當然,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

    心情不一樣。所以也得看時間,

    在什麼日子,那特定的時候你在那裏。」 結論是……

    「關於最愛,總的來說,我喜歡年輕的威士忌。

    因為它們反映出酒廠的風格。

    它們展示出「新酒」想告訴我們的事情。」

    酒的世界很大,要選一款「最愛」是不可能的事,有太多的好酒我們還沒有遇上,
    縱然遇上,也得要看適合的時間與場合。雖然是這樣,但遇上一款會「說故事」的威士忌就是會讓人怦然心動。

    開展威士忌業務 念頭

    回到07、08年。 我曾經在金融業工作,到了某個時刻,我決定離開金融業去發展自己的事業,

    而我們打算從事的業務是「投資」。我們在亞洲各地投資各種小生意。

    其中一個初期項目是餐飲業。

    那是我在日本的體驗把我帶進這個拉麵事業。

    我們開始了一個拉麵投資項目,一家日本拉麵店連鎖店。

    穩定下來後我們在看拉麵背後的東西。

    我們想著下一樣我們應該要做的東西去擴展現在的生意。威士忌這個念頭不知從那冒出來,

    但這個主意引發出很大的熱情,而自身對威士忌的興趣也讓我覺得「好酷」。

    那為什麼不看看威士忌呢?

    所以我們在日本尋找有潛力的小威士忌廠,

    這是在11、12年的事。

    不幸地,我們遲了。

    不過不要緊,我們尋找另外的酒廠,做另外的業務。

    先從零售開始吧。那時我們在想,不如從酒吧和零售店開始吧。

    威士忌業務就是這麼展開的。」 機緣

    我們花了點時間去看『機會』在那裏,

    在那裏開始,要怎麼做。

    那是2012年的事,我們最終在2015開展業務。

    這花了我們差不多3年的時光去讓這件事發生。

    這牽涉到很多的計劃、很多的思考。

    但如果回望過去,我認為,『商業計劃』需要花很多心力,

    這永遠都會牽涉到很多的計劃、很多的思考過程。

    但最終你會發現這是關於『命運』,關於『際遇』,關於『一期一會』,

    關於『遇上對的人』,關於『環境』。

    我們達成了的事,令這地方成長,

    這些不能忽視命運、際遇的影響。

    所以回望自己今天是怎麼走到這裏的呢?

    一點點計劃,一點點思考,一點點命運,一點點際遇,成就了我們今天的處境。

    聽著Mr.Chandrakant Mohanty的分享有點入迷,人們很容易被別人的成功所吸引,
    但很少人在意背後的付出與及走過的灣路。在我所認識的成功人士的對談中,從沒有聽說過他們炫耀自己的能力,都是謙卑地訴說一切是命運與機會,還有那不可或缺的努力。
    造酒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做事何嚐不是?

    營運 零售店 我們知道你剛開了一間零售店 – The Mizunara.營運一間酒吧跟一間零售店應該有很大分別, 你是怎麼會有這個念頭的呢?

    ree

    「首先,我必需說我非常尊敬Endo San。營運一間酒吧比營運一間零售店困難太多了。 酒吧,每天都有客人來,很可能需按他們的需求即時「創造」適合的調酒。

    Endo San總是不斷在調酒同時留意客人所需。這是一個很高的服務標準。

    我們零售店當然也尊重服務與接待客人,但跟酒吧還是有程度上的分別。

    零售店不是每天都在「創造」產品。

    但如果在酒吧,對於客人的要求,Endo San需瞬時反應,創造出適合客人的調酒。

    所以這完全是不同模式。有很多的不同,也有相同之處。

    不管在這裏還是在酒吧,我們都需要提供很多的選擇給客人。

    ree
    ree

    我們也想把某些待客之道的元素應用在這裏,但Endo San的那套標準實在太高。

    但零售店這邊也會盡力跟從他的標準。廣義來說,就是『顧客至上』。」
    
    
    關於「顧客至上」,我有所體會,Mr.Chandrakant Mohanty當天請我們喝了2款酒,
    他沒有積極的介紹,而是熱切地關注我們的評價,他想知道他的酒給你什麼感受,你喜歡怎樣的口味。我覺得最會說話的人其實是最會「聽」的人,能站在顧客的位置想就是好的待客之道。
    (對於Mr.Chandrakant Mohanty也很尊敬的Endo San,可以看我們另一篇訪問 - 
    調酒界金像獎大師-Masahiko Endo)

    後感 : Mr.Chandrakant Mohanty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 既謙和也熱情,而且說話很有智慧。 當天他請我們喝的是 The Arran Malt Private Cask 15 Years Old selected by Mizunara the library. Intense Aroma.朱古力 花生 提子乾 奶皇 餅乾 威化.口感強烈, 帶smoky 粟米 after taste. 與 Kilchoman Small Batch Relase 57.8% 。

    peaty, smoky , vanilla ,honey ,lemon. smooth , peaty smoky finish.

    喝完以後口腔有點甜味,不太濃不淡peaty ,smoky餘香不散。 兩款都讓我感覺驚艷。 酒友們可多加留意呢

    Mizunara: THE SHOP

    地址: 6B, Regency Centre I, 39 Wong Chuk Hang Road, Wong Chuk Hang.

    電話 : 3705 9770

    FB : https://www.facebook.com/Mizunara.The.Shop/

    Cheers ~

  • 【人物專訪】白蘭樹下創辦人 Kit Cheung 帶出香港的味道

    「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武俠小說經常有呢啲偶然相遇, 立馬感到志同道合既情節。酒既世界,原來都有。

    真正與Kit Sir認識係係 Gin Talk @ Smart Academy 當日係問答環節時,我問左個問題,

    「 你係英國返黎,點解會咁堅持做一枝本地酒?」

    「因為我係香港人囉。」

    單呢一句,白蘭樹下的故事就值得推廣了。

    [香港人既味道]

    何以想建立自家Gin呢?

    「其實一直都有呢個諗頭既,因為之前做一啲浸酒既工作或者Cocktail既工作啦,想做一啲真係原材料出黎既。直至一個Cocktail既課程遇到宜家既Business partner Joseph 再提返起。」

    「我同佢都去過好多地方,你會發覺每個地方都有佢自己既酒,而佢地係好Proud of 呢件事。例如俄羅斯有Vokda啦,蘇格蘭、愛爾蘭有威士忌啦,Tequila墨西哥,Sake 日本。咁香港呢?香港好似無喎,咁所以我同Joseph 就開始有呢個念頭勒,就係做一隻香港人既酒,屬於呢個地方既酒。」

    「我地諗過好多方向既,Cocktail既外賣呀、或者係浸泡既酒呀、養生既酒呀等等等等好多idea,直至come up左一個idea 大家都認同既就係做一隻Gin酒勒。最緊要係近幾年啦,Gin酒係世界上係一隻好Popular 既一隻Spirit。」

    香港,終於有手信!

    點樣先算係香港風味? 「咁講緊呢個地方,當然要香港人認同啦,唔係外國人認同。我好記得我果時係英國,啲人覺得香港係有條龍有隻鳯既。咁大家既認知係唔一樣。咁有咩係香港人認同架呢?例如白蘭花,你係香港住唔夠五年你唔會知道係咩,就算佢唔知係咩黎,你只要同佢講一個故仔,婆婆係街邊賣既花,或者啲花插係的士入面個風機果啲,佢地就知道架勒。咁我覺得依個先係香港人認同既,係好代表到香港人既一隻花我自己覺得。」 「另一樣野係我地仲有好多唔同材料,其中有壇香啦。點解香港叫香港,就係佢開埠既時候係一個香木既轉口港,轉咩木呢?就係沉香同壇香,咁其中一個材料我地就係用壇香,呢啲都係一個我地既認同。」

    造酒離不開農作物,香港是「石屎森林」、是「大都會」、是「大賭場」,
    農作物距離我們有點遠,Kit Sir郤從生活中重新發現「香港」。
    釀製出「白蘭樹下」,卸下香港的都巿外皮,每一口都散發出深沈的「香港味」。

    [品牌]

    有好既產品都要俾人認識,咁推廣之初最大既挑戰係咩呢? 「最大既挑戰係對佢既定位,我同Joseph都成日諗,佢既定位係邊度。諗係一個好重要既過程,飲醉左就易諗D,所以成日都醉,哈哈…」

    「成日諗,咁諗咩呢,我同Joseph都係諗,當佢係一個女仔,佢係一個點既女仔?咁好明顯係一個好優雅、有少少文青既女仔。呢個係我地要考慮既一樣,點樣同佢談戀愛啦等等等等,然後就可以將呢D念頭轉化為一啲相呀、文字呀去俾人認識。」

    品牌知名度確係唔錯既,睇黎Kit Sir同Joseph都係溝女高手黎喎(嘻)。

    [品牌成名之道]

    唔少酒友都飲過或者最少都聽過白蘭樹下,成功因素係咩呢?

    「多謝你覺得我地成功,但我地有排都未到『成功』呢個字眼。我覺得最重要係知道點解。『Why』係好重要既。當初點解做Bartender,型丫嘛做調酒,你記得晒D動作就得架啦,直至有個客人問我,『你果D咩黎架,點解既?你放啲咩落去呀?點解咁做呀?』,死勒,唔識喎,即刻型唔到。咁我好記得呢樣野,所以我同Joseph都係諗呢樣野,點解要放呢隻材料上去,點解要白蘭花,點解要壇香,點解要當歸,點解要陳皮,點解要用呢隻樽,好咪好拎啲呢?點解要放呢個頭落去,點解要用呢種字體等等等等。當你知道點解既時候你就可以話到俾人聽,咁我覺得呢個係做任何酒,或者做任何一個Planing 要知道既野。」

    [團隊]

    Together Everyone Achieves More !

    「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既位置,邊個係最強項既,咁可能意見不合既時候就睇邊個experience多啦。我覺得我同Joseph最大既分別就係佢係內既我係外既。我自己最憎係掂住部電腦,我情願係personal 對住你傾計,呢個係我自己最鍾意既一樣野。分工果度最緊要清楚囉,邊一part係自己既。同埋我覺得選中Partner係好重要,因為凸凸就好麻煩,凹凹又係好麻煩,凹凸就最好勒。咁凹凸當然有磨擦啦,咁就係要知道你個position係邊度,俾邊個去決定,呢個係最重要同埋互相尊重囉。」

    「成件事無左邊個都唔可以做成既,唔係一個人唔得,得,但係時間會好長啦,走既路唔會好遠。所以我覺得Business一定要團隊,我記得一句說話就係『一個人可以行得好快,但一個團隊係可以行得好遠。』呢個我覺得好重要既一Part as 一個創業或者business ,我地未成功,但我地working on it。」

    [開蒸餾廠]

    愈難愈愛~

    「我地希望係香港閧蒸餾廠,最主要原因係可以開發更多Product,始終你個蒸餾廠唔係香港既話,你去到荷蘭,個 R&D 、 logistic 呀都係一個cost,咁好難做,最後個cost又大,我地賣出去可能又比較辛苦啲,所以我地希望可以係香港開間蒸餾廠出黎。」 「我地除左做之外,都想俾人參觀俾人了解。我地希望多啲香港人認識酒,咁我地都會俾一個tasting room呀或者作為一個education既位置俾人地更加了解。呢個係我地宜家Plan緊既野。」

    「困難呢當然係license,樽頸位亦都係度。巿面上係咪無呢個牌呢?又唔係喎。係七八十年之前,仲有間蒸餾廠,咁之後撤撤離離,宜家連啲牌照部門都唔係太知道點樣做,咁呢個係一個好大既樽頸位同困難。咁你話點解仲要去做呢?就係因為難丫嘛,咁容易做個個都做左啦。咁我地會繼續去嘗試。」

    今天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明天你就可以做別人「不能做」的事。
    困難,有它的價值。

    「推動力就係有一班團隊囉,大家都有個心,希望呢個品牌可以發揚光大,可以衝出香港俾多啲人認識啦。」

    一個人是做夢,一群人是造夢。
    相信係不久既將來,鍾意旅行既香港人會係唔同國家發現「白蘭樹下」既踪影。

    [成功]

    整個訪問過程Kit Sir都話自己未算成功,咁到底點先算係成功呢? 「我係有教書啦,其中一個好想做既原因為係希望多啲人認識酒,希望啲人知道香港都有好野既。當時幫好多唔同酒杯做consultancy ,咁其中一個inspire我做一個香港品牌味道既酒既就係PMQ入面既SOHOFAMA。用一啲中式材料做cocktail,果時係希望多啲人認識酒,咁開始有人了解勒,多勒。咁但係好似覺得,都係唔夠多,咁不如真係做一隻酒出黎,可以俾多啲人認識,然後更加了解酒。我相信係愈黎愈多人認識既因為白蘭樹下,咁去到呢度,做到一半啦。」 「另一樣野係,希望係做到呢隻係酒係係酒吧度用既。希望帶呢隻酒帶去其他唔同地方,我地香港人或者中國人去到唔同地方,英國又好、美國又好、德國又好、西班牙等等,去到果度既酒吧,『咦,呢隻酒香港黎架喎』,係個酒吧入面有架喎,呢個係我地團隊好想好想Archive既一樣野。」

    我諗呢個都係香港人好想「白蘭樹下」團隊做到既野,讓世界,藉著酒認識香港,加油!

    [ 本地飲酒趨勢 ] 「飲酒都係一個Trend黎既,咁同大家分享返少少,係七、八十年代,我仲好細好細既時候,果時D uncle係飲XO,飲brandy,咁當時香港啱啱經濟起飛,有錢丫嘛,咁梗係飲D最貴既洋酒啦。咁一段時間之後,啲人開始覺得飲XO有啲老土啦喎,又可能係稅收問題啦,咁就興起左飲紅酒白酒。然後就開始飲威士忌勒,scotch威士忌,更加了解之後就到日本威士忌,之後再到手工啤,然後再到宜家Gin酒。其實每個時間都有個trend係度,咁宜家係Gin酒。」

    「咁個trend係會轉,但你話呢個熱潮會唔會Calm down呢,我覺得又唔會喎,好似宜家繼續好多人飲威士忌,都好多人飲紅酒白酒,咁我覺得呢件係一件好事黎既,就係令到果帶既人知道,酒係咩黎既。」

    「我七年前返黎香港,發覺當時Drinking culture唔係咁Strong ,個個都飲既其實,但唔知飲緊乜。到宜家勒,好多既酒吧興起啦,有好多人講酒啦,有好多人研究酒啦,香港環境愈黎愈好。」

    深感認同,香港既酒文化確係越黎越盛行,唔止闊廣,亦都開始有深度,好!

    [學飲酒要了解自己]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飲咩酒先啦。好多時我啲朋友或者學生會同我講: 『我尋晚又飲醉左』。 咁我又問佢, 你尋晚飲啲咩呢? 『果隻威士忌』。 咁知唔知係乜野黎丫? 『唔知喎』。 咁梗係容易醉啦,因為你唔知丫嘛。我覺得你一定要知道,先知道點去享受,或者無咁容易醉既。」

    「岩岩開始我覺得你要揀下你鍾意飲啲咩酒先,係咩味道既酒,比如話你鍾意飲D甜甜酸酸既Cocktail,咁你咪將D果汁呀溝落啲Vodka或者Gin酒度囉。你話啲甜甜酸已經過左勒,咁Gin & Tonic 係一個好好既入門酒啦,尤其係用『白蘭樹下』,哈哈……..Gin & Tonic係好好既,尤其係香港咁熱,1 Part Gin 3 Part tonic water 已經係好容易飲既一隻酒。有啲人覺得Gin & tonic有少少甘甘地,咁加少少檸檬汁就可以kills 左陣味,咁就會好refresh好清新。再advance少少啦,我建議大家試下 Gin with perrier,即係Gin with sparkling water,咁可以完全Taste到本身Gin酒既味道。」

    我地去到Kit Sir地頭 – 酒寮,而佢作為一個專業既調酒師,我地點會放過呢個機會呢。 黎,一齊睇片跟kit sir學整極簡易Cocktail.消消暑氣先。

    講起酒寮,其實改名 「酒寮」都大有深意,意思有三。 一,指與友人共聚調酒造酒既, 二,是『聊』,聊天說地把酒談心既, 三,是『療』傷的療,療癒身心枯燥的地方 。 在一個鄉郊地方,八十年歷史的磚屋,隨和率性的kit Sir加上豐富的酒知識和熟練的調酒技巧。雖然是訪談工作,郤過了一個非常悏意的下午,完美感受到「酒寮」的意義。

    一場黎到,帶大家睇埋個「後花園」啦

    係城巿住太耐,係無法感受到呢一份閒逸與大自然一同呼吸的感覺。 做酒離不開水果殼物,無呢個環境,應該都唔會有「白蘭樹下」。 想繼續享受美酒,要學懂與自然共存。

    後感 : 未開工之前 Kit Sir就用「白蘭樹下」整左杯Gin tonic 俾我地消暑。 濃烈既杜松子香滲透點幽幽既白蘭花香,配上檸檬,令口感更見清爽, 尾韻有著濃厚既當歸味,欲罷不能。 Kit Sir 好率真亦都好豪爽,受訪之外亦同我地分享左好多, 作為一個酒人,作為一個香港人,我是由心底欣賞,感謝! 訪談過後我地知道黎緊佢地會有新產品,想知係咩就要密切留意啦, Follow 啦, Cheers~

    FansPage : www.facebook.com/perfumetreesgin/

    IG : perfumetreesgin_hk

    Web : www.perfumetreesgin.com/

    電話 : 6324 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