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葡萄酒入門

  • 【葡萄酒教學】葡萄內含成份

    ree

    葡萄酒成份知道勒,咁源料都應該了解下丫

    5大成份 Stem 果梗 Brush 果刷 Pulp 果肉 Pip 果籽 Skin 果皮

    當中最主要係果肉同果皮。

    The Pulp 果肉 – Sugar 糖 – Water 水 – Aromatic substances香氣物質 – Potassium 鉀 – Tartaric acid 酒石酸 – Malic acid 蘋果酸

    The Skin 果皮 – Aromatic substances香氣物質 – Potassium鉀 – Phenolic compounds (Tannin )酚類化合物 (單寧) – Anthocyanins (pigment compounds) 花青素 (天然色素)

    上一回講到酒既成份 酒精 8-22% 水份 70-90% 糖 0.1-20% 酸 0.3-1% 香氣和風味物質 不超過 0.2%

    就係從葡萄既呢D地方得黎既,有心機可以再睇多少少。

    Sugar 糖 酵母分解糖份得出酒精。葡萄中的“糖”實際上係幾種唔同糖的組合。 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 仲有少量既蔗糖,仲有極少量既幾種。 呢D不同類型既糖在甜度上有所不同。 果糖最甜,蔗糖最唔甜。 隨著葡萄在葡萄藤上既熟成,這些不同糖的含量亦會隨之變化。 成熟的葡萄含有更均勻的葡萄糖和果糖比例。 隨著葡萄變得過熟,果糖成為主要的糖。 留意,並非葡萄中的所有糖都可以通過酵母發酵。 呢個就係其中一個有D發酵到DRY既酒仍會有甜味既原因。

    Acids 酸 葡萄中含有的最普遍和最重要的酸是酒石酸和蘋果酸。 通過適當的細菌存在,蘋果酸可以通過蘋果乳酸發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轉化為乳酸。 乳酸比起蘋果酸沒有那麼尖銳。 也順道一說,有時係D酒塞到見到晶石狀既物體,一唔好擔心二唔好驚訝。 第一,唔係變壞,只係酒石酸鈣和酒石酸氫鉀,係酒石酸遇上鉀產生化學化應,天然聚合成為肉眼可見既晶石狀姐。 二,又唔好聽人講咩高級既酒先有呢D晶石(CRYSTAL),純粹係隨時間酒入面既酒石酸同鉀產生化學化應天然聚合。

    Aroma Compound 芳香化合物 這些化合物主要包含在葡萄的皮中,然而,係釀造葡萄酒時仲有另外兩種香氣來源。 首先是發酵。 不同的酵母產生不同的香氣和味道。 有些酵母比其他酵母更有果味。 而木桶亦會改變/添加葡萄酒既香氣。 另外就是陳年。芳香族化合物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結合,從而改變香味。

    Phenolic compounds (Tannin) 酚類化合物 (單寧) 主要從葡萄皮黎,紅酒連皮發酵,所以紅酒會有”單寧”。 單寧係令你覺得苦同帶黎收斂感既物質。 另一個來源係SEED(籽) ,壓爆就會有好重又難受既苦味。

    Anthocyanins (pigment compounds) 花青素 (天然色素) 從葡萄皮黎,紅酒連皮發酵,所以紅酒是紅/紫顏色,白酒不帶皮發酵,所以近乎透明無色。 既然不浸皮就沒有(紅/紫)色,用紅(黑)葡萄品種釀出白酒可以嗎? 可以!

    當然,葡萄中還含有更多的化學物質和化合物,這裡只是作為一個初階的總結而例出最重要的幾種。 所有這些化合物都隨氣候、品種、果實的熟度、葡萄樹齡等因素而變化。 即使已經裝瓶,這些物質還是會在瓶內極慢的產生變化。 所以,葡萄酒是有生命,而且每一枝酒都不同。

  • 【葡萄酒教學】葡萄酒成份

    ree

    認識左葡萄酒後就開始要了解佢啦喎。 一枝酒既成份其實包含左咩呢?

    酒精 8-22% 水份 70-90% 糖 0.1-20% 酸 0.3-1% 香氣和風味物質 不超過 0.2%

    喝酒的時候有想象過豐味濃郁的酒, 水份竟佔了8X%嗎?

    影響酒的風格味道,可能只是0.1%, 釀酒師確是「藝術家」無誤。

  • 【葡萄酒教學】什麼是葡萄酒?

    什麼是葡萄酒?

    學品酒其實都係2件事姐: 1.認識葡萄酒 2.品評基準

    既然係咁,我地第一步就黎了解咩係葡萄酒先啦~

    簡單一句,葡萄酒是用新鮮葡萄果實或葡萄汁,經過發酵釀製而成的酒精飲料。

    ree

    糖份+酵母就會產出酒精+二氧化碳

    即係咩? 即係拎堆葡萄,榨爆佢(等葡萄皮上既天然酵母分解汁夜既糖份),放係個不銹鋼桶2星期後就有酒飲? 係!!!!!!

    咁就釀到酒你賣幾百到幾十萬一枝,咪好過去搶? 非也。做到係一回事,做好又係另一回事。

    釀酒就當你有好既原料(葡萄)說起,都有無限多既決定/流程要做, 例如,葡萄品種、採收時機、溫度既控制、發酵用既酵母種、釀製既器皿、 低溫定高溫發酵、浸皮唔浸皮、浸幾耐皮、發酵前浸皮定發酵後浸皮、整串發酵定除梗發酵、 混唔混調、混調比例、陳年唔陳年、陳年陳幾耐、陳年既器皿、儲存、運輸………..等等,等等啦

    而原料(葡萄)又係另一個無數既偶然構成既必然。 套用神之水滴講既,葡萄酒係天地人既結合。

    天講既係天氣啦,溫度、濕度、雨水, 不能太熱又不能太凍。要雨水又唔可以太多雨更且係要適當時候有雨水。

    地講既當然第一樣係位置(首決係溫度,葡萄種植絕大部分都係南北緯30-50度的), 然後土地有無咁既養分(風味),係咩土壤,吸熱如何,排水好唔好,有無近湖/河/海類既大量水源(溫度既調節/灌溉既水源)。

    人就係講釀製時既技術啦。(下幾篇會詳細講講~)

    每一個決定每一個步驟都影響酒既風格同味道, 要飲到靚酒係好多好多既好運,只要係一個唔適當既時候既一場雨就會浪費一整年心血。 曾經聽過一位釀酒師的一句話很觸動我心, “枝酒經一番工序之後,係木桶陳放5年,Bottle aging 1年,我用6年時間釀製一枝酒, 希望你地可以用2個鐘細心感受佢,而呢2個鐘係帶俾你愉悅既。”

    我地有一枝靚酒飲,真係好多既好運,好多既功夫,好多人既心血, 嚐酒,必需心懷感恩!!!!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