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 【葡萄酒教學】世界三大葡萄酒評分體系 (三) – WS

    WS(WINE SPECTATOR)WINE SCORING SYSTEM

    WS評分系統是由《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雜誌所給出的評分, 《葡萄酒觀察家》雜誌是現今全球發行量最大的葡萄酒專業雜誌, 擁有世界上最具經驗的專業品酒師團隊,極具權威性,備受業內人士推崇。

    ree

    為了客觀與公平起見,WS一般採用盲品,品評專家使用統一的酒具, 在該雜誌專門的品酒辦公室進行品評。 而在歐洲品評葡萄酒的地點則是由《葡萄酒觀察家》工作人員安排獨立的場所。 WS評分跟RP一樣採取100分制,起評分也是50分。

    從50-100分分成六級,級數所代表的是 :

    50-59 : 劣品葡萄酒,不值得飲用與推薦。 60-69 : 次等葡萄酒,可以飲用但不值推薦。 70-79 :  一般,品質還行,可以放心飲用。 80-89 : 優良葡萄酒,品質優良且富有特色。 90-95 :  品質優秀的葡萄酒,極具個性與風格。 96-100 : 經典且絕佳的葡萄酒,值得購買收藏。

    WS的百大葡萄酒榜(Top 100)備受追捧。 近 年來,WS 百大葡萄酒的平均分約為 93 左右,平均售價則處於 45-50 美元之間。 庶渣的價錢,燒鵝脾的味道,無怪乎Top 100 會成為葡萄酒友的入手指南。

  • 【葡萄酒教學】世界三大葡萄酒評分體系 (二) – JR

    JR(JANCIS ROBINSON)WINE SCORING SYSTEM

    ree

    Robert Parker是「葡萄酒皇帝」, 這位Jancis Robinson傑西絲·羅賓遜就是「葡萄酒女皇」。 Jancis Robinson是可以在名字後加上M.W(master of wine(葡萄酒大師) )的極少數葡萄酒品酒師之一。 而她之所以如此備受推崇與尊重是因為她有不少絕佳的葡萄酒著作, 其中她編輯的「牛津葡萄酒大辭典」更被譽為葡萄酒聖經, 是現今最全面且最有公信力的葡萄酒百科全書。

    她所創立的“JR評分”是世界上公認的葡萄酒三大評分體系之一。 基於人類的感官難以分辨1%的微少差別,JR創立的是20分制。 該系統是法國和歐洲的許多酒評家採用的計分系統,主要側重的是生產品質和“typicity” (葡萄酒在反映其品種和產地特徵的程度)。

    JR的20分制度的評分系統,分成10個計分項目,基本分為10分,每個級差為0.5分,其分數構成如下: 外觀 : 2分 顏色 : 2分 香氣韻味 :4分 揮發性酸:2分 整體酸度:2分 甜味:1分 濃郁度:1分 特殊風味:2分 澀度:2分 整體評價:2分

    JR評分將葡萄酒分成四等 17~20 質量卓越 13~16 合乎標準 9~12 標準以下 1~8 品質不佳

    具體的解說如下:

    20分 最完美的葡萄酒(Truly exceptional) 19分 超級棒的葡萄酒(A humdinger) 18分 上等品質的葡萄酒(A cut above superior) 17分 優質葡萄酒(Superior) 16分 品質傑出的葡萄酒(Distinguished) 15分 中等的葡萄酒(Average) 14分 乏味的葡萄酒(Deadly dull) 13分 接近失敗的葡萄酒(Borderline faulty or unbalanced) 12分 失敗的葡萄酒。(Faulty or Unbalanced)此分數的葡萄酒在各方面都有缺陷,風味不平衡。

    如果分數後面帶有(+)或(++)標記,則是說該葡萄酒還有潛力, 如果帶有(-)標記,則表示此款葡萄酒有缺陷,通常會在tasting note中寫出來。

    JR自己也認為掌握品酒基本原則重要,但品酒這回事是極個人的, 所以別人的評分真的不代表一切。 而她本人也並不贊成為酒評分,認為為酒評分降低了葡萄酒給人帶來的刺激和悅愉感受。

  • 【葡萄酒教學】世界三大葡萄酒評分體系 (一) – RP

    RP(ROBERT PARKER) WINE SCORING SYSTEM

    ree

    只要你喝葡萄酒就不會不認識他 – Robert Parker(羅伯特·帕克), 人稱「葡萄酒皇帝」。 這個別號還真的不是開玩笑,他的評分確能判一家酒廠生死。 有些酒還因為他沒有品嚐沒有評分而不能定價。 (不過咁,小弟從來都唔信服權威,佢條脷又唔係我條脷, 鍾意唔鍾意都係試過先知~)

    能夠係酒壇呼風喚雨幾十年就絕對唔係浪得虛名既。 Robert Parker 是名律師,當年追隨女友來到法國,因喜愛的可口可樂比葡萄酒還昂貴,半推半就改喝葡萄酒,從此與葡萄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RP個評分系統係咁玩既 : 每款酒先有50分基本分,其餘50分由以下4個部份組成。

    1.Colour and appearance 顏色和外觀:5分; 2.Aroma and bouquet 香氣 :15分 3.Flavour and finish 風味和收結 :20分 4.Overall quality level or potential 整體品質及陳年潛力:10分

    分數所代表的是 :

    50-59 : 劣品 (unacceptable) 60-69 : 次品(Below Average)  ,酒體有明顯的缺陷,酸度和各方面都很不平衡。 70-79 :  普通(Average) 沒什麼特殊的風味和口感,釀酒工藝良好。很普通的葡萄酒。 80-89 : 優良(Above Average),品質優良,具有不同風味和口感。 90-95 : 優秀(Outstanding),酒體平衡,風味複雜且具有特殊的層次性。 96-100 : 頂級佳釀 (Extraordinary),複雜醇厚,盡顯品種及風土特徵。

    話說回來,每個體系都有優缺既,RP體系100分就簡單易明, 但就被批評嗅覺、味覺根本難以細分至此,(也是真的,今次嚐到88分,下次卻很難評個一樣的88分) 而每個人也有喜好,RP則明顯是偏向重口、木桶味,喜不喜歡就看自己了。

    又說, 在1975年,RP開始從事與葡萄酒相關的文字工作, 並於1978年創辦報刊《巴爾的摩-華盛頓葡萄酒倡導家》(The Baltimore-Washington Wine Advocate), 即現在葡萄酒界權威之一的WA雜誌。 WA評分背後是一支專業的9人團隊,分別品評不同產區的葡萄酒。

    下次再見到RPXX分/WAXX 分就知係咩意思啦。 Cheers~

  • 【葡萄酒教學】美國葡萄酒協會(AWS)葡萄酒品評記錄表

    酒呢回事,鍾意唔鍾意,確係好個人,可以好任性, 之但係咁,學品,就係學識唔鍾意枝酒都識得欣賞佢。 無準則又點評論佢好唔好呢? 好,先介紹呢個美國葡萄酒協會(AWS)葡萄酒品評記錄表先,因為相對易理解。

    美國葡萄酒協會成立於1967年, 為有興趣了解葡萄酒各方面的人士而組成的一個非牟利性,教育型,面向消費者的組織,大多數早期成員是釀酒師,時至今天,30%的AWS成員都是業餘釀酒師。 每年11月,AWS會舉辦商業和業餘葡萄酒比賽,由AWS認證的葡萄酒評委為每種葡萄酒提供一致客觀的評估。

    呢個辦教育又攪比賽既國際性組織用既品評記錄,值得參考啦~

    ree

    呢個係AWS既品評紀錄表,國際上仲有其他大同小異既品評原則,下回再介紹。 Cheers~

  • 【葡萄酒教學】前言 – 品酒-所指何事?

    所謂品酒,到底是什麼?

    ree

    葡萄酒既然是飲品,喝下去不就好了? 那是喝酒,不是品酒。

    其實品嚐葡萄酒也不過是看、聞、嘗。

    看 – 觀色/清晰度 想要真的觀色就一句話,白燈之下白紙之上。 看它是不是清澈,顏色是透明白帶點黃至淺綠到最熟的金黃色。 一般愈年輕愈淺白,愈成熟愈金黃。

    聞 – 聞香 這部份應該是葡萄酒最難也最有趣的部份。 葡萄酒釋放出的香氣分子透過嗅覺傳達整體印象,然後, 這一複雜的整體印象會被大腦拆分並在腦中數據庫對比曾經接觸過的各類香氣; 最後,這些似曾相識的香氣會與記憶聯動,從而形成人們對一杯葡萄酒的第一印象。 香氣一般來說就是果香(如紅/黑櫻桃、青蘋果)、植物(如玫瑰、苿莉),土壤(如泥土、礦物),酵母、細菌(如麵包、奶油),木桶陳年成熟的氣味(如甘草、皮革)。 搖杯不是Chok,而是讓酒液跟空氣接觸,使香氣化合物更好地釋放出來。

    嚐 – 喝 口感要嚐的是它的甜度、酸度、單寧、酒精、酒體。 喝一口足夠覆蓋整個口腔的份量,讓舌頭各部份都能接觸酒液。 舌尖是感受甜的區域,兩邊是酸、後端是苦味。 所以第一下入口,看它有沒有甜味,然後是酸(有試過口水湧出來嗎?)、最後的苦澀味則是單寧帶來的禮物。 不過單寧除了味道,其實主要是帶來觸感,它會收乾你的口水,讓你感覺口腔乾澀。 酒精則是讓喉嚨有燒灼感。 而酒體啊,就是質感,是像水一樣輕還是像牛奶般重呢?

    葡萄酒這件事,沒有絕對的好壞,是極度主觀、個人化的東西。 就像小孩喜歡糖果,年老的人喜歡喝茶。 我們只需要知道怎麼去欣賞它, 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就好了。 當然,葡萄酒的巿場發展至今, 自有一套系統性品評的標準,且容後再談。

  • 【葡萄酒教學】葡萄酒杯的選用

    點解酒杯有咁多造型呢?靚囉! 又無咁簡單~每枝酒都有唔同特性, ”選用唔同既酒杯係為左可以突出酒既特性(例如凝聚香氣), 又或者彌補酒既瑕疵(降低過猛酸度既感覺)。 睇下常見既幾種酒杯先

    紅酒杯

    波爾多杯 : 適合酒體豐滿,風味濃郁的紅葡萄酒。

    ree

    外形像一朵高大的鬱金香,較大的尺寸可避免搖晃酒時將酒灑出。 杯頸較窄、杯口相對較寬,可使酒液較慢接觸到舌頭的味覺區, 而較寛的杯口能夠在酒香充分釋放出來的同時鎖住香氣。 波爾多紅酒普遍酸度較高,單寧感較重,香氣複雜, 杯身長但肚子不大的鬱金香杯形就最適合了。

    勃艮第杯 : 適合酒體較輕、香氣濃郁的紅葡萄酒

    ree

    勃艮第杯一般是大肚球形,與波爾多杯相比較淺。杯子直徑也更大, 大肚子的球形及向內收窄的杯口可以更好地凝聚勃艮第內斂柔和的酒香, 較大的杯口則更適合把鼻子伸進去聞香。 喝酒時酒液也會直接流到舌尖部位,由於酸的感應區在舌頭兩邊, 所以酸的感覺會減低,高酸的勃艮第酒會更柔和一點。 香氣豐郁嘅葡萄酒,譬如勃艮第同南隆河Côtes du Rhône的紅酒, 就最適合用這種杯子。

    白酒杯 : 適合酒體輕盈、口感清爽的白葡萄酒

    ree

    白酒杯通常都是杯肚呈垂直U型, 杯口的面積及杯子的容積大約只有紅酒杯的一半, 除了可避免香氣太快揮發,也較能保持已冰凍的溫度。

    氣泡酒杯 : 適合所有氣泡酒

    ree

    長笛型長長的杯體。喝氣泡酒當然就是要欣賞它的氣泡。 而細長的氣泡酒杯可以讓氣泡有足夠的上升空間,完美地呈現它的氣泡, 逐漸收攏的杯口有利於保存酒的香氣,使得聞香時香氣更為集中。

    甜酒杯 : 適合含糖量極高的甜酒

    ree

    甜點酒是酒杯當中尺寸最小的,甜酒的含糖量,容易使人產生甜膩感, 而且酒精度一般都較高,所以杯仔細細,可以控制飲酒量。 甜酒酒杯杯身短能夠使酒液直接流到舌中部和後部, 在這個區域舌頭對甜味的感知不強,舌尖不會被過甜的滋味給麻痺 ,就不會完全蓋過其他所有的味道了。

    ISO品酒杯:萬用杯

    ree

    ISO酒杯呈鬱金香型,杯身總長只有 155mm。 杯柄較短,但夠持杯,不至於因握杯肚而影響葡萄酒的溫度 酒杯較小,但足夠容納下品酒的容量。 杯口較窄,但能保證搖杯時不會濺出酒液。 酒杯邊緣設計也可以很好的聚攏香氣, 更好地將酒液導入舌面最佳位置,利於品鑑。

    酒杯五花八門,講極都唔完,唔同杯有唔同感受,如果場地有,
    可以用幾款杯試同款酒,有唔同感受呀~
    Cheers

  • 【葡萄酒教學】侍酒溫度

    溫直接決定入口一刻的酒香和味道。 所以侍酒的溫度對酒的表現是有決定性的影響的。 溫度太低,可能會缺乏香氣、喝起來較酸, 溫度太高,聞香時可能會太嗆或有藥味。 現在就來說說各種酒的最適侍酒溫度吧。

    ree

    氣泡酒 甜酒 酒體輕盈白酒   3-7°C

    酒體飽滿白酒 芳香型香酒 粉紅酒          7-13°C

    酒體輕盈紅酒 酒體中等紅酒   13-16°C

    酒體飽滿紅酒 加烈酒          16-20°C

    下次喝酒的時候也要留心溫度喔~

    順帶一提,有些酒書上寫的室溫可是歐洲的室溫16-20°C ,香港,還是雪一雪吧~

  • 【葡萄酒教學】葡萄酒釀製(七) – 加烈酒 – 波特酒(Port wine) (二)

    上篇講完腳踩,今篇講埋機器。

    Autovinifiers

    ree

    (圖片來源) 自動發酵機係一個不用電既機器。 簡單講,就係將已去梗既葡萄放係密閉的容器入面, 容器有幾枝輸送管連接到外界以及容器上方的開放槽中, 發酵過程不斷產生的二氧化碳會迫使葡萄汁升往上方開放糟, 酒液不斷升往上方開放糟,容器中的液面降低,液面降低無法覆蓋住連接外界的輸送管, 容器內既二氧化碳就會藉著這跟連接大外界既輸送管排出,容器內的壓力降低, 上方的開放槽內的酒液就會回流到容器中,做成一個類似淋皮(pumping over)既效果, 增加萃取單寧、顏色既比率。而另一個好處係當酒夜被升上開放糟時會短暫與空氣接觸, 產生氧化效果,增加酒的深度。

    Piston plungers and Robotic Lagares 呢D機器志在摸疑腳踩(Foot Treading)既效果。

    Piston plungers

    ree

    (圖片來源) 一個圓形,淺,不密封既鋼缸,有機器活塞,不斷”踩壓”酒帽(Cap)。

    Robotic Lagares

    ree

    (圖片來源) 以機器摸擬傳統Foot Treading。 同傳統”Lagares”差唔多大小,可控溫既鋼缸, 上面配置一個龍門架,個架連接住機械腳, 不斷左右來回移動咁”踩”啲葡萄。

    加烈完成後就要熟成啦。按種類風格裝入唔同尺寸既橡木桶, 一般會送到下游既Vila Nova de Gaia陳年,比較涼爽既沿海氣候更適合波特緩慢熟成。 如果係想要造成氧化風格既波特,咁就可能係Douro產區,比較熱既氣溫,能夠加速熟成同”脫色”就比較適合啦。

    Cheers ~

  • 【葡萄酒教學】葡萄酒釀製(七) – 加烈酒 – 波特酒(Port wine) (一)

    係,波特酒(Port wine)都係葡萄酒,同Sherry一樣係加烈既葡萄酒。 (波特酒既小背景同分類已經係呢篇【葡萄酒教學】葡萄牙酒標(三) – Porto酒   講過,呢度就慳返啖氣,了解下個釀製過程好勒,想要知道分類既酒友可以參考返【葡萄酒教學】葡萄牙酒標(三) – Porto酒  。) 通常飲到既波特酒(Port)都係甜,果香豐富,亦可陳年。 除左葡萄品種外,釀製方法當然大有影響。

    酒要甜,就要保留糖份,其中一個做法就係酵母代謝晒D糖轉化為酒精前停止發酵。 當酒精度去到5-9%ABV果陣,就會加入酒精濃度77%的葡萄烈酒(Aguardente)混合加烈,殺死酵母停止發酵。呢個發酵過程通常只有24-36個鐘,係咁短時間內,一般釀紅酒既方法並唔能夠將足夠既顏色及單寧萃取出來,以下就講下呢個釀波特既特別之處啦。

    Foot treading(踩踏)

    最傳統既方法。

    ree

    (圖片來源) 葡萄採收去梗後,會被倒入一個方形的淺花崗岩槽中(呢個萃取糟叫”Lagares”),

    然後一排工人會肩並肩咁係個糟來回走動踩踏葡萄,將葡萄皮中的單寧、顏色及酚類物質萃取出黎。人既體溫能升高葡萄汁既溫度,溫度升高,發酵啟動,隨住酒精濃度升高,單寧同顏色既萃取亦加快左。而用腳去採既另一個重要好處係,點踩都唔會踩爆D葡萄籽(籽既單寧粗糙會令酒變得特別苦澀)。 當酒精度達到5-9%ABV時就會將酒液排出,然後用酒精濃度77%的葡萄烈酒(Aguardente)混合加烈至約莫20%ABV。強化去到呢度就完成勒。

    喂喂,真係用腳踩架?咪好唔衛生?呢個相信都唔係個個接受得黎, 而且人力貴,聰明既人類總係會諗到解決方法既,下篇就睇下機器既方式啦。 Cheers~

  • 【葡萄酒教學】葡萄酒釀製(六) – 加烈酒 – 雪莉酒(Sherry Wine) (四)

    雪莉酒既精髓係上幾篇已經講完啦,呢度只係小作補充。

    釀製流程小補充

    陳年後裝瓶前其實仲可以混調(Blending)既。 之前提過,每一款風格都有一個獨立既Solera System(即係獨立一堆木桶), 但每款風格(例如Oloroso)都可以有好多個獨立系統(Oloroso A,B,C….堆木桶), 釀酒師最終可以從”Olorso A,B,C,D….咁多個獨立Solera system中抽取酒液作調配(Blending),最後先裝瓶出售既。

    風格小補充

    講左咁多,無提過雪莉既年份,之前亦講過,雪莉酒經Solera system混和陳年後已經分唔到確切年份。無錯,但雪莉酒係有一款唔經Solera System既年份雪莉(Vintage Sherry / Jerez de Añada)。

    ree

    造法係係加烈後即將木桶封住做氧化陳年,不添加新酒。 Añada原意是為Solera System作備用既添加酒,但有一些高品質的Añada會放係酒莊一角陳年,適時推出巿場。

    若然財力雄厚又有緣遇到就試下佢啦, Cheers~